豆蔻年华是指几岁(及笄 豆蔻 弱冠 花甲 古稀)
豆蔻年华指的是几岁,古人为什么用豆蔻形容少女?
豆蔻年华通常指的是十三岁左右的少女。 古人用豆蔻来形容少女,是因为豆蔻花含苞待放时显得纯洁而美好。 在古代,人们通常较早结婚,因此十三四岁被视为女子的花样年华。 古人选择豆蔻来比喻少女,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女孩正处于青春的最美好时期。
开篇明义,豆蔻在古代是13岁少女的代称,而且豆蔻这一意象经常被文人墨客写进诗词中。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先说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为什么会以植物形容人的容貌。爱美之心,人皆有之,古人也不例外。对美的事物,人们是不吝其词的。欣赏美,并去歌颂美,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。
少女之所以叫做豆蔻年华,起源于诗人杜牧一句诗。在诗句中杜牧用豆蔻比喻十三岁的女性,赞美对方的举止优雅、姿态轻盈,因此后人称十三岁的少女为豆蔻,但年满十六岁的少女,则被称为碧玉,表示女子像美玉一样无瑕。
豆蔻年华是指年龄处于青少年时期,特别是女孩子在青春期阶段的美好时光。这一称呼寄托了人们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美好寓意和向往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豆蔻被赋予了青春和美丽的重要象征意义。详细解释: 豆蔻是一种植物,通常开花时十分美丽,被视作青春和生命的象征。
豆蔻年华是几岁
1、豆蔻年华特指女子的年龄是十三四岁,而非十六岁。 这个词汇的由来是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《赠别》,其中描绘了一位少女的形象。 中国古代对于女性年龄的称呼充满诗意,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别的美称。
2、十三四岁 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。豆蔻年华,其中的豆蔻是年龄称谓,专指女子,是十三四岁。这个词语出自唐代杜牧的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、芳龄十三的少女,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。
3、豆蔻年华通常指的是女子13岁。在古代,人们常用特定的代称来指代不同年龄阶段,如襁褓代表婴儿(不满一周岁),及笄指女子15岁,加冠指男子20岁。 “豆蔻”一词源自唐代诗人杜牧的《赠别》诗中,用以形容十三岁少女如同二月枝头初开的豆蔻花一般。
13岁、15岁、16岁分别叫什么年华?
至14岁(女)——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:指少女十三至十四岁的青春时期,象征少女的青春与美丽。15岁(女)——及笄之年 及笄: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,用笄贯之,表示已进入青春期,也指女子到了适婚年龄。
岁(女)——及笄之年;16岁(女)——破瓜年华、碧玉年华、破瓜之年;15~20岁——舞象之年;20岁(男)——弱冠;20岁(女)——桃李年华;24岁(女)花信年华;至出嫁—— 梅之年。
- 13岁(女孩):豆蔻年华 - 13至15岁:舞勺之年 - 青少年:束发。
豆蔻年华是什么意思
成语 豆蔻年华 发音: dòu kòu nián huá 释义: 豆蒄:多年生草本植物,比喻处女。指女子十三四岁时。出处: 唐?杜牧《赠别》诗: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
豆蔻年华这个词语描述的是十三四岁的少女时期,是指少女的青春时期。 在鲁迅的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论“人言可畏”》中,他用“豆蔻年华”来形容女人,表达了对于年轻女性所持有的赞美和欣赏。
豆蔻年华拼音 [ dòu kòu nián huá ]豆蔻年华的意思 豆蒄:多年生草本植物,比喻处女。指女子十三四岁时。
指女子十三四岁时。 成语出处: 唐·杜牧《赠别》诗:“娉娉 袅袅 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” 成语例句: 一遇到女人,可就要发挥才藻了, 不是 “徐娘半老, 风韵 犹存”,就是“ 豆蔻年华 , 玲珑 可爱 ”。
含褒义 “豆蔻年华”在文学里是比喻娉婷少女的常用词,如杜牧《樊川文集》有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”之语。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,因而诗人借用“豆蔻稍头二月初”来比喻“娉娉袅袅十三余”的少女,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,自此后人们便常以“豆蔻年华”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