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手道六个基本招式(空手道六个基本招式视频)
空手道的主要流派
1、松涛馆流 松涛馆流的创始人即为现代空手道始祖船越义珍(1870~1957),该流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手道流派。松 涛馆流空手道系空手道中的所谓南舟北马中的北派功夫。松涛馆流空手道共有26个规定型(套路)。
2、时至今日,纟东流不但已成为世界四大流派之一, 而且还是目前把空手道保存得最完整的、 最完善的空手道武术流传予后世。纟东流的特点可以“守、破、离”三字来总结,即对型的忠实遵守,而后应用,最后独立,以此独特的方法来修行空手道。
3、松涛馆空手道起源于1936年日本,由船越义珍父子发展冲绳武术和柔术,流派包括首里手和竹内流。其训练体系分为基本、形和组手,注重力量与形式,创始人哲学体现在空手道二十训中,强调人格完善而非胜利。使用腰带颜色区分等级,JKA确立了27套标准形。
4、空手道的主要流派包括: 全空连空手,寸止的空手:这是通常指的日本本土空手道,其中包括了四大会馆。寸止规则是空手道传入日本后才出现的,后来还发展出了不接触的体育空手道。
5、空手道有四大流派,每个流派都有各自的特点,并没有高下之分,关键在于个人的练习。松涛馆流:创始人为船越义珍。系空手道中的所谓“南舟北马”中的北派功夫。其技术特徵为大开大阖,动作走直线,多用弓步大马,注重腿法运用,是刚猛型空手道的典范。糸东流:创始人为摩文仁贤和。
6、狭义的全接触空手:以极真会以及某些冲绳的空手道流派为主。大部分极真的比赛规则中是不允许对头部的打击,但近年来国际FSA拳真馆和极真馆在尝试可以直接击打颜面的比赛。参加极真比赛的除了极真的分支还有少林寺拳法的白莲会馆,国际FSA拳真馆等。
空手道专业术语
1、许多空手道中使用的术语来自日本文化。一些是名字(比如Yame=停止),其他则为武术所独有(比如kumite=组手,kata=形)。一些术语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,比如zenkutsu dachi前屈立,一些则更平常,如rei(行)礼。日文的形式通常在日本以外的学校被保持,以维护冲绳文化和船越义珍的理念。
2、Kihon是一个日语术语,意思是“基础”或“基本原理”。这个术语是指大多数日本武术的基础,被教授和练习的基本技巧。对吉洪的实践和掌握是所有高级训练的关键,包括正确的身体形态和呼吸的练习,同时练习基本的姿势,出拳,踢腿,阻挡和插入,但它也包括基本的代表性型。
3、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日本空手道中的“先生”并不是指的是到观众的空手道教练,而主要是指比自己更加有经验的人,“先生”同时也是一个尊称,是对外人的尊称,是不可以用这一词语来称呼自己的,这样也是十分不礼貌的,在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礼仪的一个国家,所以在这方面要求也是非常的严格的。
空手道基本招式
前踢(Mae geri):这是空手道中最基本的招式之一,其特点是脚部向前踢出。这个动作要求踢出的脚部要伸直,同时保持重心平衡。 侧踢(Yoko geri):这个动作是踢腿的一种变形,脚部向侧面踢出。与前踢不同的是,侧踢需要身体向侧面倾斜,才能将腿部踢出去。
冲顶膝 冲顶膝又称前顶膝或正顶膝,是实战空手道最常用、最实效的攻击膝法。攻击接触面为膝关节正面突出部位,动作路线为从下到上垂直上提顶撞,或从下向正面前上顶撞。在战术上,实战空手道选手常以之对付那些踢法比手法好的对手。
空手道基本招式有:顺突、逆突、气合(发声)、下段受、扬受、外受、内受、手刀受、骑马立、前屈立、后屈立、、然立、前踢、侧踢上、侧踢入、前回踢、后踢、里拳打。附一张前踢图供参考:空手道是日本传统格斗术结合琉球武术唐手而形成的,起源于日本武道和琉球的唐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