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中益气汤方歌(补中益气汤方歌速记法)
趣味方歌
方歌:逍遥散用归芍柴,苓术甘草姜薄偕,疏肝养血兼理脾,丹栀加入热能排。趣味记忆:小姚嘱咐魏生将薄荷当柴草烧——逍遥术茯煨生姜薄荷当柴草芍。
趣味方歌(仅供参考)止嗽散:组成:陈庚借钱去百草园——陈梗芥前(去)百草菀陈皮,桔梗,荆芥,白前,百部,甘草,紫菀功效:宣肺疏风,止咳化痰。
小青龙汤歌诀顺口溜如下:麻黄汤——干妈贵姓 (炙甘草 麻黄 桂枝 杏仁)桂枝汤——大勺炒姜汁(大枣 芍药 甘草 生姜 桂枝)九味羌活汤——皇帝尝百草,细心防穿胸枪。
麻黄汤――麻子炒杏仁――(麻黄,桂枝,炙甘草,杏仁)。桂枝汤――大嫂炒姜汁――(大枣3枚、芍药9g、甘草9g、生姜9g、桂枝9g)。
中医执业医师《基础理论》考点辅导:补气法
早在《金匮要略》中,张仲景就创制防己黄芪汤,用黄芪一两余配防己、白术等,治疗“风水脉浮身重”。对气虚水湿停聚引起的水肿胀满,重用单味黄芪或配伍确有佳效。
常用人参、党参、黄芪、白术、山药等药物组成方剂补气,代表方剂有补肺汤、四君子汤、补中益气汤、肾气丸等。但应注意两点:一是肝火、肝阳上亢、痰阻引起的头晕目眩,饮食积滞或湿浊中阻引起的胃脘胀满等实邪致病,不宜使用本法。
如补方中的补气法只侧重于健脾和胃的方药,补阳法只采取补肾壮阳的方法,初学者难以掌握完整的补气理论和方药技巧,导致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严重不足。
气不摄血则可见出血之候,故治疗时,必须用补气摄血之法,方能达到止血的目的。如临床上每见血脱之危候,治本“血脱者固气”之法,用大剂独参汤补气摄血而气充血止。
佐以玄参滋阴降火;茯苓、远志养心安神;人参补气以生血,并能安神益智;五味子敛心气,安心神;丹参清心活血,合补血药使补而不滞,则汗水易生;朱砂镇心安神,以治其标。桔梗载药上行,以使药力缓留于上部心经,为使药。
包括填精、固精、疏利精气等法。调气 包括补气、调理气机等法。调血 包括补血、调理血运等法。调津液 包括滋养津液、祛除水湿痰饮等法。
妇科方剂重点背诵方歌
小青龙汤 由麻黄、芍药、细辛、炙甘草、干姜、桂枝、五味子、半夏等药物组成。方歌:小青龙汤桂芍麻,干姜辛夏草味加;外束风寒内停饮,散寒蠲饮效堪夸。趣味记忆:少将为嘛甘心下跪——芍姜味麻甘辛夏桂。
左金丸:左金茱连六一九,肝经火郁吐吞酸,再加芍药名御。 50. 龙胆泻肝汤:龙胆泻肝栀芩柴,生地车前泽泻偕,木通甘草当归合,肝经湿热力能排。 5 泻白散:泻白桑皮地骨皮,甘草粳米四般宜,参茯知芩皆可入,肺热喘嗽此方施。
解表剂1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,杏仁甘草四般施,发热恶寒头项痛,喘而无汗服之宜。
所以经方背起来有些难度,虽然大多数方子的物都不太多。杂方。除了上述的这些方剂,还要掌握后世医家的一些代表方剂,相对于经方被称为时方。这里面包括温病、妇科、儿科、五官科和外科的一部分方剂。
求归脾汤的配方?谢谢大家
归脾汤组成:白术(3克)当归(3克)白茯苓(3克)黄芪炒(3克)远志(3克)龙眼肉(3克)酸枣仁炒 (3克)人参(6克)木香(5克)炙甘草(1克)。
归脾汤的配方是:白术30g、茯神30g、黄芪30g、龙眼肉30g、酸枣仁30g、人参15g、木香15g、炙甘草8g、当归3g、远志3g、生姜6g、红枣3-5枚。
归脾汤方歌:归脾汤中参术芪,归草茯神远志齐 ,酸枣木香龙眼肉,煎加姜枣益心脾。
归脾汤用术参芪,归草茯神远志齐,酸枣木香龙眼肉,煎加姜枣益心脾。
方剂名称:归脾汤加减处方:白术10克,黄芪15克,党参12克,炙甘草10克,当归15克,丹参15克,龙眼肉10克,木香6克,鸡血藤15克。功能主治:健脾益气,养血消斑。主治脾虚不运,气血不和,肌肤失养。
药物组成: 白术10g,当归10g,白茯苓12g,黄耆(炒)15g,龙眼肉10g,远志5g,酸枣仁(炒)15g,木香5g,甘草(炙)5g,人参10g。功效: 养血安神,补心益脾,调经。
求中医内科学所有方子的方歌!!最好按照章节中的顺序!!满意再加分...
肺热壅盛证——清肺饮方歌一清肺饮方清水源,肺热癃闭需车前;云苓桑皮麦门冬,木通黄芩栀子寒。方歌二《证治汇补》清肺饮,桑皮车前栀木通;茯苓黄芩与麦冬,清肺利水肺热用。
先从《中医基础理论》开始,首先要弄明白中医最基本的理论,比如阴阳、五行、精气血还有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对五脏的认识等等。
我从我决定考研那一刻,我就知道我要报哪,我想回家所以我奔着广中医考,我想去最好的所以我选择了北京中医药中医院,注意一下啊这里的最好仅个人分析及个人想法所得。
因为方歌例有很多易混的地方,比如肾气丸方歌中:“丹皮苓泽加附桂”,这个“桂”到底是肉桂还是桂枝?当然发现这个的过程也是需要动手写的过程。 英语: 首先想要考北上广这些地方,英语最好要过六级。
然后《医学三字经》诵读,看一看诊断学的《脉诀》与《医宗金鉴·四诊心法要诀》。最后开始看内科的《伤寒论》。读书应有重点。抓住重点,反复诵读乃至背诵,再博览群书,是学习中医应注意的。
涵盖六门课程:中医基础理论、 中医诊断学、 中药学、 方剂学、 中医内科学 、针灸学。 如何备考? 中基:中基很重要,我基本上把辅导讲义里中基部分全背了,因为它的语言和逻辑很接近真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