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上学位对应图(脚上学位哪个是男性方面的)
中医人体穴位图中脚部的穴位有哪些?
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,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,或足外踝后方,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。它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位。主治疾病:包括头痛、腰痛、高血压、眼疾、怕冷症、腹气上逆、肠结石、下痢等。11 下痢穴 下痢穴位于足背部位,脚拇趾和第二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。
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,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,或足外踝后方,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。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。主治疾病:头痛、腰痛、高血压、眼疾、怕冷症、腹气上逆、肠结石、下痢等。下痢穴 下痢穴位于足背部位,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。
主治病症:肝脏病、牙痛、眼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生殖系统疾病。太冲穴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。 太白穴 取穴方法:仰卧或正坐,平放足底时,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,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。主治病症:胃痛、腹胀、吐泻、痢疾等。太白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。
行间穴 位于足背侧,大拇趾和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,稍微靠大拇趾边缘。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。主治宿醉不适、眼部疾病、腿抽筋、夜尿症、肝脏疾病、腹气上逆、肋间神经痛、月经过多、粘膜炎等。 大敦穴 位于大拇趾(靠第二趾一侧)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。
大脚趾上的穴位图
脚大拇趾(肝、脾经)---肝经主治肝病,妇科、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。如腰痛,胸满,呃逆,遗尿,小便不利,疝气,少腹肿等证。脾经治脾胃病,妇科,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。如胃脘痛,食则呕,嗳气,腹胀便溏,黄疸,身重无力,舌根强痛,下肢内侧肿胀,厥冷等。
大敦穴位于大拇趾(靠第二趾一侧)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。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。取穴时,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。主治疾病:目眩、腹痛、肌肋痛、冷感症。除此之外,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。
位于足背侧,大拇趾和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,稍微靠大拇趾边缘。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。主治宿醉不适、眼部疾病、腿抽筋、夜尿症、肝脏疾病、腹气上逆、肋间神经痛、月经过多、粘膜炎等。 大敦穴 位于大拇趾(靠第二趾一侧)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。
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,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。它是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。取穴时,可以采取仰卧或正坐的姿势。主治病症:包括胃痛、腹胀、吐泻、痢疾等。06 里内庭穴 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,第二趾根部,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的位置,大约在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。
足太阴脾经,此穴在大脚趾内侧,距指甲跟脚一分处。主治舌本强、食则呕,善意、倦怠乏力、身体困重、食不下、脘腹胀痛、大便溏泄、下肢内侧肿痛或厥冷、足大趾运动障碍、黄疸等。以拇指指尖或棒状物压迫此穴,或是以拇指与食指捏住脚趾两侧,加以揉捏,间接刺激穴位。
详细脚部穴位图解
病症的显现往往与脚部紧密关联,按摩时需触及骨膜,对于有病症的区域,常伴有明显疼痛感。在进行按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: 子时(23:00-1:00)与午时(11:00-13:00)不宜按摩穴位。 饭前30分钟与饭后30分钟内避免按摩穴位。 孕妇在针灸或艾灸后不宜刮压骨膜。
涌泉穴:位于足底部,当足底前1/3与后2/3交界处的凹陷中。 太冲穴:位于足背侧,第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。 行间穴:位于足背侧,第2趾间,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。 足临泣穴:位于足背侧,第5跖骨间,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。
大家都知道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,每个人双脚上有60余个穴位,均与全身器官有相应关系。现在流行的足浴也是源于此,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人体脚部的具体的穴位图。
取穴方法:仰卧或正坐,平放足底时,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,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。主治病症:胃痛、腹胀、吐泻、痢疾等。太白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。 太溪穴 取穴方法:正坐,平放足底或仰卧时,太溪穴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