龚自珍的己亥杂诗(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拼音版)

02-15 21阅读

己亥杂诗龚自珍全文翻译赏析

原文:《己亥杂诗》(清)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翻译 想要这么大的中国重新变得朝气蓬勃,必须依靠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。就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,毕竟非常让人心痛。我想劝皇帝能够重新振作精神,不要恪守一定规格,重用更多的人才。

,风雷:风、雷一般的样子 【翻译】己亥杂诗 龚自珍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生机勃勃,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。我奉劝老天爷能重新振作精神,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。

龚自珍的己亥杂诗(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拼音版)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龚自珍 〔清代〕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材。(人材 一作:人才)【《己亥杂诗》赏析】: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。全诗层次清晰,共分三个层次:第一层,写了万马齐喑,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。

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及赏析

原文:《己亥杂诗》(清)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翻译 想要这么大的中国重新变得朝气蓬勃,必须依靠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。就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,毕竟非常让人心痛。我想劝皇帝能够重新振作精神,不要恪守一定规格,重用更多的人才。

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译文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,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。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,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。《己亥杂诗》的意思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。

刻无抄胥,然必欲抄一全分寄君读之,则别来十阅月之心迹,乃至一坐卧、一饮食,历历如绘。”吴昌绶《定盦先生年谱》说:“途中杂记行程,兼述旧事得绝句三百十五首,题曰《己亥杂诗》,平生出处、著述、交游,借以考见。”作者简介 龚自珍(1792—1841),字璱人,号定庵。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

龚自珍的己亥杂诗(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拼音版)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己亥杂诗龚自珍古诗赏析己亥杂诗赏析

1、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[注释]1.这是《已亥杂诗》中的第二百二十首。九州:中国。2.生气:生气勃勃的局面。3.恃(shì):依靠。4.喑(yīn):哑。万马齐喑: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。究:终究、毕竟。5.天公:造物主。重:重新。

2、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。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,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。“万马齐喑”比喻在腐朽、残酷的反动统治下,思想被禁锢,人才被扼杀,到处是昏沉、庸俗、愚昧,一片死寂、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。“风雷”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,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。

3、赏析:《己亥杂诗》共315首,是龚自珍在道光19年(1839年)所写,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爱国情感。诗人离职归乡,心中充满离愁,却也透露出对当时社会不满。在诗中,他以落花比喻自己,表明虽然离开官场,但仍会为国家培育人才,保护国家未来。

4、创作背景: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(1839年)。这年龚自珍辞官,由北京南返杭州,后又北上接取家属,在南北往返的途中,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,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,不禁触景生情,思绪万千,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,于是诞生了《己亥杂诗》。
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网友投稿,不代表苦迪号的观点和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