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禅被俘后被司马昭封为(刘禅被俘后被司马昭封为王者答题)

2023-08-28 139阅读

刘禅是安乐公,还是安乐侯?

刘禅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,刘禅(207年-271年),男,汉族,即蜀汉怀帝,又称后主,字公嗣,小名阿斗。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(223年—263年在位),汉昭烈帝刘备之子,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。

刘禅在蜀汉灭亡后,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,受封为安乐公,西晋泰始七年(271年)在洛阳去世,享年64岁,谥号思公。西晋末年,刘渊起事之后,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。

后期不理朝政,宠信宦官黄皓,国力走向衰弱。景耀六年(263年),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分兵攻蜀,刘禅投降邓艾。蜀汉灭亡后,刘禅被封为安乐公,和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。

食邑万户,旨在让其贪图享乐,乐不思蜀,所以刘禅被封为安乐公。在公元263到公元347年,安乐公国是蜀汉灭亡后,魏国封蜀国皇帝刘禅为安乐公而建立的,后来迁往成汉,历三世84年,安乐公国于公元347年灭亡。

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。与此相对应的是,就东吴来说,天纪四年(280年),吴国被西晋所灭,孙皓投降西晋,被封为归命侯,四年后在洛阳去世。

刘禅降魏后封为安乐公,食邑万户,子孙可以世袭,没世袭爵位的也封侯。孙皓则是被封为归命侯,只有田三十顷,子则仅封中郎。公的爵位是在侯之上,刘禅与孙皓同是投降,同是君主,待遇孙皓确实与刘禅不能比。

三国中乐不思蜀出自第几回?讲什么?为什么可看出刘禅贪生怕死

1、本来应该表情严肃,心情沉重说,思念。但那样会招开杀身之祸,所以刘禅就说自己乐不思蜀。由此可见,贪生怕死。见于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也见于《三国演义》一百十九回。

2、“乐不思蜀”最初是指三国时期的:刘禅。“乐不思蜀”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,意思是很快乐,不思念蜀国。

3、乐不思蜀出自《三国志蜀书后主传》,讲的是蜀后主刘禅甘心为司马昭所虏不思复国的故事。后来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,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。

刘禅作为魏蜀吴的亡国之君,在三国归晋后受到了什么待遇?

1、只不过,由于魏国继承了汉室的正统,必须要尊汉,以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,所以汉献帝享有很多特权;而刘禅只是割据小国,并不享有正统地位,所以刘禅的公爵只是普通公爵,只能享受普通的亡国之君待遇。

2、刘禅如此说,或许只是为了保住性命,但同样不难看出,刘禅的基本生活至少是有保障的。泰始七年(271年),刘禅去世,终年六十四岁,这个年纪在古代也算是高寿了。

3、刘禅在三国演义中最后是得到善终的,他投降了魏国,在魏国做了安乐公,并且曹魏还很善待刘禅。

4、魏蜀吴三家的亡国之君,都接受了西晋的降封,只是在爵位上各有不同。蜀汉后主刘禅,封爵是安乐公,而孙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却只是一个归命侯。

5、其地位、待遇、结局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。晋惠帝太安元年(302年),曹奂在陈留封国去世,享年五十八岁。最后,东吴的灭亡 东吴,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,国号为“吴”,史学界称之为孙吴。

6、其实,这才是刘禅在魏国生活的常态,那些说他在魏国过得很好,快快乐乐生活的人都没能体会到刘禅的酸楚。都被逼到了说出乐不思蜀的话语,还能有多好的日子?南唐后主 大家对亡国之君待遇最差的印象便是南唐后主李煜了。

三国演义中刘禅被俘后被司马昭封为什么

刘禅被俘后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。景耀六年(263年),魏将邓艾从阴平入,克绵竹,杀诸葛瞻父子,刘禅投降。蜀汉灭亡后,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,受封为安乐公,后在洛阳去世。

一 首先,在魏蜀吴三国中,同样是亡国之君,蜀汉后主刘禅和东吴孙皓,在西晋和司马氏的待遇却明显不同,也即前者是公爵,后者是侯爵。究其原因,主要分为以下几点。

蜀国投降后,以刘禅为主首的蜀国君臣全部东迁到洛阳。司马昭不仅没杀刘禅,还优待俘虏,封其为安乐公,其他蜀国大臣也能安享晚年。杀刘禅,后果很严重 刘禅是主动投降,司马昭不战而屈人之兵。

并说先人的坟墓都在蜀汉,无日不思念。但是刘禅回答出来了,却流不下眼泪来。而司马昭也知道这是郤正告诉他的话。刘禅更是说此间乐不思蜀。引得司马昭哈哈大笑,从此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并封安乐公。

第二个原因是可以用来敲打震慑那些蜀汉的臣子。蜀汉灭亡以后,蜀汉的一部分大臣也到了晋朝这边,有些人还是不死心有复国的愿望的。所以在刘禅回答司马昭的问题后,郤正就让刘禅说思念蜀国,不过被司马昭识破了。

刘禅被俘后被司马昭封为(刘禅被俘后被司马昭封为王者答题)
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网友投稿,不代表苦迪号的观点和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。